聯系我們 |
學校地址:鄭州市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匯寶大廈501(電子大廈對面匯寶大廈)
乘車路線:從火車站可以乘坐K28、28、K2、2、67到東風路與文化路站(電子大廈)下車
聯 系 人:徐老師
聯系電話:0371—63218905 13613841515
傳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電子郵箱:qingxinnet@163.com
|
|
自我犧牲 |
自我犧牲
|
[作者:admin] [日期:10-12-04] [熱度:]
|
只放棄自我沉溺的東西,無法達到平和的境界,而且痛苦接踵而至。必須放棄的,正是自我沉溺,正是對物質財富的貪欲。只有放棄這些,隨后才可保證心地恬靜。
自我犧牲是偉大的精神大師2產教義中的一個基本原則。它包括放棄自我或自私自利,以便真理可以成為行為的指導源泉。自我并非一種必須被拋棄的實體,而是一種必須被轉變的心理狀況。
放棄自我,并不是智慧之人的毀滅,而是每一個陰暗與自私欲望的毀滅。易腐爛變質的東西和短暫的歡愉,與明智地培養美德與堅持正義截然不同,而自我就是盲目地依附易腐爛變質的東西和短暫的歡愉。自我就是貪婪、覬覦與欲望,只有擯棄了自我,才能夠了解真理,才能夠收獲真理帶來的持久平靜與無盡祥和。
把物質財富全部扔掉并沒有益處,重要的是要犧牲對物質財富的貪欲。即便一個犧牲了財富、地位、朋友、家族、名聲、家園、妻子、孩子——是的,甚至生命——但是如果他沒有與自私自利的自我斷絕關系,那種犧牲也沒有多大好的作用。
佛退隱之后,擺脫了世俗的紛擾,在六年時間里一直在彷徨、尋求及承受磨難。只有當他做到戒欲時,他方可得到啟蒙,達到平和的境界。
只放棄自我沉溺的東西,無法達到平和的境界,而且痛苦接踵而至。必須放棄的,正是自我沉溺,正是對物質財富的貪欲。只有放棄這些,隨后才可保證心地恬靜。
|
上一頁:原則可讓我們獲得救助 下一頁:犧牲自我 |
相關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