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學校地址:鄭州市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匯寶大廈501(電子大廈對面匯寶大廈)
乘車路線:從火車站可以乘坐K28、28、K2、2、67到東風路與文化路站(電子大廈)下車
聯 系 人:徐老師
聯系電話:0371—63218905 13613841515
傳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電子郵箱:qingxinnet@163.com
|
|
門戶之爭的動心 之二 |
門戶之爭的動心 之二
|
[作者:admin] [日期:11-11-12] [熱度:]
|
宋儒修養工夫的境界,卻也標榜“不動心”。怎么叫“不動心”呢?這是一個問題。我們人誰能不動心呢?我們都知道佛學把人的思想稱為妄想,妄想也就是煩惱,一切眾生都因妄想而來,所以一切從生生來都有煩惱。我常覺得佛學里煩惱這個名詞翻譯得實在是高明。煩惱不是痛苦,我們腦子里永遠有許多連續不斷的游絲妄想牽扯著、困擾著我們,這就是煩惱,煩惱是由妄想而來。為什么不叫它是思想呢?思想這個名詞連起來用,是唐以后才有的,到了近代才流行。追根究底,它來自佛學,但在佛學里,思是思,想是想,不可一概而論。思想不一定是妄想,但是我們一般人平常思想都是妄想,因為這些“想”都不實在、不穩定,停留不住,保持不住,隨時跟著外境、生理、氣候、環境等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叫它做妄想。要做到妄想而不動心,真是談何容易!
道家在唐以后變成道教,差不多也是用“妄想”這個名詞。所以說唐朝以后,道教實在和佛教已經分不開了。如果站在比較宗教學的觀點來看——這是一門很新的學問,在美國有些大學乃至研究所有開比較宗教學的課程,把各個宗教的內涵和形式以及哲學基礎,作一番比較研究。佛教和道教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我們知道佛教里人和人見面就說“阿彌陀佛”,這句話很有意思,后來演變成中國文化里的常用語。平常討厭一個人,一旦看他跌了一跤,覺得開心、活該,于是順口就說“阿彌陀佛”。好朋友病了,心里難過、悲傷,也說“阿彌陀佛”。好的說“阿彌陀佛”,壞的也說“阿彌陀佛”,所以這個“阿彌陀佛”真好。尤其在大陸,過去到廟子里看到和尚,問他吃過飯沒有,他說“阿彌陀佛”;你好嗎?他也說“阿彌陀佛”;不好嗎?他還是說“阿彌陀佛”。反正不著邊際,這真高明。道士們見面呢?不說“阿彌陀佛”了,他們說“無量壽佛”,是從佛教里翻譯來的,“阿彌陀佛”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無量壽佛”。佛教里還有一部《觀無量壽佛經》。所以你說他究竟是道教呢?還是佛教呢?搞不清楚。我覺得蠻好玩的。 |
上一頁:門戶之爭的動心 之一 下一頁:門戶之爭的動心 之三 |
相關文章 |
室內設計中廚房設計的原則10.20
可持續性發展的室內設計08.07
黑與白的室內設計風格表現05.10
鄭州室內設計培訓課程學費多少錢04.29
鄭州室內設計培訓在東風路上的學校04.17
鄭州哪些學校教室內設計比較好04.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