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孟子又舉出《詩經(jīng)·大雅·文王》里說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這是千古流傳、符合天命的真理名言。這兩句話,只有八個字,但這是中國文化本有的精神,包括宗教、哲學(xué)以及人生生命價值的因果觀,同時更是破除千古迷信的宿命論的重點。上古的文字非常簡單,但內(nèi)容非常深奧;如果是現(xiàn)在,這八個字可以寫一篇博士論文了。
什么叫“永言”?永久千古不能變動的名言,萬古長新,永恒的。“永言配命”,配合一般人對命運宿命的觀點。一般人認為有一個不可知的力量做主,如上帝、佛、菩薩、閻王等,以為命運有鬼神做主。上古文化,老祖宗告訴我們是“無主宰”的,配合大家了解一切生命、天下、國家的大勢命運是“無主宰、非自然”的唯心所造。
因此要想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不是靠他力,不是靠上帝、佛、菩薩,是靠自己“自求多福”,這是破除一切迷信的真言。人,只要努力,一分耕耘就有一份收獲。你感覺這個社會對你不適合,哪個朋友與你處不好,都是自己的原因。所以先反求諸已,反省自己,不要怨社會、怨朋友,要嚴格檢討自己,找出原因,這就是“自求多福”。如果自己不先反省,而先怨社會、怨朋友,又有什么用?反而會“自求其禍”了。
孟子又引證《書經(jīng)》上《商書·太甲篇》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如臺風、地震、水災(zāi)、旱災(zāi)、火災(zāi)等,這些天然的災(zāi)害,有時還可以逃得過;但是自己造的孽,如放、僻、邪、侈這些罪過,如影隨形,逃不掉的。“不可活”的“活”,《書經(jīng)》作“逭”字,就是自己造孽所得的禍害,想逃也逃不了。所以《詩經(jīng)》、《書經(jīng)》所記載的這些話,就是“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