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學校地址:鄭州市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匯寶大廈501(電子大廈對面匯寶大廈)
乘車路線:從火車站可以乘坐K28、28、K2、2、67到東風路與文化路站(電子大廈)下車
聯 系 人:徐老師
聯系電話:0371—63218905 13613841515
傳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電子郵箱:qingxinnet@163.com
|
|
孟子養氣的心法 之二 |
孟子養氣的心法 之二
|
[作者:admin] [日期:11-12-16] [熱度:]
|
我們注意他的第一句話:“必有事焉”,就是心里要有個東西,心中要有所守。如佛家的凈土宗,念念在佛,隨時隨地念中都要有一個佛,這就是“必有事焉”。禪宗的參禪打坐,行、住、坐、臥打成一片,就是“必有事焉”。修心、氣這兩方面的工夫,要如禪宗大師大慧杲所說的心里有如欠了別人好幾百萬元,明天不還就要坐牢,心里急得不能入睡,也許你還正在請客,當面有人敬你一杯酒,這杯酒你也喝了,可是你心里所想所念的,還是那幾百萬的債務怎么辦!也好比得相思病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忘不了情人一樣。
我們平常要做到寧靜是很難的,我們做修養工夫很難達到定、靜。我們看曾子所著的《大學》所說的“知止而后有定”,知道了“止”的方法才能夠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大學》說到這里,下面就沒有了,又換個話題講別的了。那么“得”個什么呢?得“明德”,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明明德”就好比頓悟。“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頓悟以后起用,接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就是講漸修,由漸修而得了“明德”,頓悟了。我們如果拿禪宗來比喻的話,就是這個樣子。
由“止”到“定”這步工夫很難,所以孟子告訴我們要“必有事焉”。我們懂了孟子這句話的奧義,就可以進一步發現各宗各派修養的方法,譬如念佛、持咒、修氣、看光、觀想、祈禱等各種法門,實際上都是因為此心不能定,只好想個法子把它拴住,就各人的喜好習慣各自找個東西把自己給拴起來。所以《大學》上說要“知止”,先求“止”,止于一念,止于一個東西。這個原理也就是“必有事焉”,不然心就靜不下來。當然也有高明的人,不用求上帝,不用求菩薩,也不念佛,也不念咒子,不必觀想,馬上能靜下來。或者有人說他坐起來很空,但要注意,這并不是真空,只能說是保持一個空靈的境界。但是有個“空”,就是“有”了嘛!有個什么?有個空。這仍然是“必有事焉”。 |
上一頁:孟子養氣的心法 之一 下一頁:孟子養氣的心法 之三 |
相關文章 |
室內設計中廚房設計的原則10.20
可持續性發展的室內設計08.07
黑與白的室內設計風格表現05.10
鄭州室內設計培訓課程學費多少錢04.29
鄭州室內設計培訓在東風路上的學校04.17
鄭州哪些學校教室內設計比較好04.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