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學校地址:鄭州市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匯寶大廈501(電子大廈對面匯寶大廈)
乘車路線:從火車站可以乘坐K28、28、K2、2、67到東風路與文化路站(電子大廈)下車
聯 系 人:徐老師
聯系電話:0371—63218905 13613841515
傳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電子郵箱:qingxinnet@163.com
|
|
不著痕跡的善行 之二 |
不著痕跡的善行 之二
|
[作者:admin] [日期:12-04-22] [熱度:]
|
所謂“善行無轍跡”,是說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潔的人,他所做的好事,完全不著痕跡,你決看不出他的善行所在。因此,中國文化幾千年來,非常重視的“陰功積德”。一個有道德的人,為善不欲人知,因為他不求名、不求利,更不望回報;如果做了一點好事,不要人家來宣揚,那就與傳統文化的精神差得太多了。所以,真正為善的行為,不像車輛行過的道路一樣,留下痕跡,如果有了輪印的痕跡,就知道車子經過那些地方,等于自掛招牌,標明去向或宣揚形跡了。
所以說“善欲人知,便非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由此理推,一個人要修道,當然是世界上最好最善的大善事,但無上大道非人為的造作所能修得的。“道”是本自清虛寥廓、寂滅無為的,一有了方法,一有了境界,早已落于下乘,就如車過留痕可循,已非至善了。
后來莊子更加發揮“善行無轍跡”的意義說:“絕跡易,無行地難。”一個人的動作行為要想不留痕跡,雖然已經很難做到,但也不算太難。比如強盜和小偷,他在作案的時候,盡量要消滅現場的痕跡,甚至戴上手套,穿上襪子,想要做到不留手指足趾的印模。這也不算太難的事,挖空心思,還能做到。但是他在自己作案以后的心田中,那個事實的影像,卻是一輩子也難消滅的;甚至到臨死的時候,內心更加明顯地有罪惡感。這便是莊子所說“絕跡易,無行地難”的道理。
同樣的,一個人做了好事善事,盡管想要做到不使人知,不自我顯揚,但“為善最樂”的心情,終會存在心像之中,雖然只求“陰功積德”,可是仍有心理上善行的痕影。這也是“絕跡易,無行地難”的最難之處。 |
上一頁:不著痕跡的善行 之一 下一頁:不著痕跡的善行 之三 |
相關文章 |
室內設計中廚房設計的原則10.20
可持續性發展的室內設計08.07
黑與白的室內設計風格表現05.10
鄭州室內設計培訓課程學費多少錢04.29
鄭州室內設計培訓在東風路上的學校04.17
鄭州哪些學校教室內設計比較好04.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