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學校地址:鄭州市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匯寶大廈501(電子大廈對面匯寶大廈)
乘車路線:從火車站可以乘坐K28、28、K2、2、67到東風路與文化路站(電子大廈)下車
聯 系 人:徐老師
聯系電話:0371—63218905 13613841515
傳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電子郵箱:qingxinnet@163.com
|
|
不忍心問題 之一 |
不忍心問題 之一
|
[作者:admin] [日期:12-02-24] [熱度:]
|
這里我們要開始討論所謂“不忍心”的問題,這個問題和前面“養心”、“養氣”的問題同樣重要。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生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這一節的主旨,是孟子對于仁心、仁術的闡揚發揮。以現代的觀念而言,就是討論發揮人性善的一面。人性的心理行為擴大 來說,一起心,一動念,表現在政治上時,可以左右政策,造成很大的影響;縮小范圍來說,每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外在表現,便是心理行為的作用,對人對已也有影響。
我們在《梁惠王》章下篇,曾經說到孟子和齊宣王討論過的問題,就是因為要涂牲畜在新鑄的鐘上面,而引起了為什么不殺牛只殺羊的仁心問題。孟子借此發揮,說明施行行政是以不忍人之心的心理行為做基礎。現在在這里又就此論點擴而充之,作一比較詳細、深入的發揮,也就是這節書的重點。
我們看看二十世紀新興的比較哲學,就是將東方、西方哲學做比較研究的新課程;另有比較宗教學,是將東、西方宗教學說思想做比較研究的課程。無論站在比較哲學還是比較宗教學的立場來看,對于中國文化的孔孟思想,尤其孟子這里所說的“不忍人之心”,在東、西文化上是完全相通的。在名詞上,孟子稱作“不忍人之心”;西方宗教或哲學方面的名詞,就是“愛心”;佛教的名詞就是“慈悲心”;而孔孟儒家的哲學思想中則叫做“仁心”。現在孟子提出來,所謂“愛心”、“慈悲心”、“仁心”,都是由“不忍人之心”出發的。
這里須特別強調注意的是人的“心理行為”問題。中國自漢唐以后,歷代在宗教方面、在哲學方面,大家常使用一個名詞——修行。尤其現代學佛的人特別多,大家都講究修行。什么是修行?并不是打坐、做工夫就等于修行;這和“修行”的真正意義還有很遠的距離。真正的修行,包括修正心理行為,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修下自己喜、怒、哀、樂的情緒等,也就是心理思想上、生理變化上、言語行為上毛病的修下。所以在佛學上名之為“轉識成智”就是修行的道理。
一般人的打坐,不過是修行的一個入門方法與練習,也就是佛家所說的“克念”。把念頭克服了以后,在打坐當中轉化;然后擴而充之,才能轉化自己的各種心理行為。假如沒有轉化心理行為的功力與智慧,則所有一切修行都是白說空話,也就是如前面提過的貫休和尚的詩——“修心未到無心地,萬種千般逐水流”。無心的境界,并不是像一根沒有知覺的木頭,而是一切清凈無為的境界,如果不修到這種境界,那么“萬種千般逐水流”,都是空的,沒有用。這里順便提出來希望大家注意,不要輕易放過孟子這里的話,誤認為它和形而上的“道”沒有關系。否則,不但不懂孟子,也會不了解心性之學的重點,同時也就不認識自己! |
上一頁:崇禎安得不上煤山 之三 下一頁:不忍心問題 之二 |
相關文章 |
室內設計中廚房設計的原則10.20
可持續性發展的室內設計08.07
黑與白的室內設計風格表現05.10
鄭州室內設計培訓課程學費多少錢04.29
鄭州室內設計培訓在東風路上的學校04.17
鄭州哪些學校教室內設計比較好04.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