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人的筆記中,有一則類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故事。敘述一位道家求道的故事。
這位道家修道,研究了許多年,始終搞不出一名堂來,得不了道,非常苦惱。于是有一天,帶了一些銀子,出門去方名師。不料在路上遇到一名騙子,知道他是出外方師求道的,身邊帶有許多銀子。就打他的主意,設法和他接近。
騙子當然很聰明的,和他一聊上天,兩人就很談得來,可盡管這個騙子,假裝是得了道的學家,使這位求方名師的書呆子道學家,對他十分欽佩,但就是騙不到他的錢。
后來,到了一個渡口,要過河了。這名騙子腦筋一轉,對道學家說,要傳道給他了,而且選擇在船上把道傳給他,這位道學家聽到有道可得,非常高興。兩人上了船,那個騙子告訴道學家,爬到船桅頂上就可以得道。
這位求道心切的道學家,為了求道,為了便于爬桅桿,他那放有銀子而永不離身的包袱,這時就不能不放下來了。當他爬到桅桿的頂端,再無寸可爬的時候,也沒看見什么道,便回頭來,向這位傳道的高人請教:道在哪里?不料那名騙子早已把他留在甲板上的包袱銀子拿走,走得無影無蹤了。
船上的其他乘客都拍手笑他,上了騙子的當。可是這位道學家,在大家拍手笑他的時候,估桅頂上,突然之間真的悟了,所謂道就在平實之處,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什么東西啦。
于是立刻爬下桅桿來,對大家說,他不是騙子,的確是高明!的確是吾師也!他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這雖然是一則諷刺道學家迂腐的笑話,透過這個笑話來看,實在有其至理。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那句話一樣,就在平庸、平淡之中,也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