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學校地址:鄭州市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匯寶大廈501(電子大廈對面匯寶大廈)
乘車路線:從火車站可以乘坐K28、28、K2、2、67到東風路與文化路站(電子大廈)下車
聯 系 人:徐老師
聯系電話:0371—63218905 13613841515
傳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電子郵箱:qingxinnet@163.com
|
|
避免兩種極端 |
避免兩種極端
|
[作者:admin] [日期:11-03-02] [熱度:]
|
有種教義宣稱,人都有一個永遠純潔、永遠不變、永遠完美的精神靈魂,某些人之所以在我們眼中成了犯過錯的、遭受苦難的、不斷變化的人,只是因為錯覺在作怪。這種教義認為,實際上只有精神上的靈魂才可稱得上是真實的人,其他的則都則都不是真實的。
而另外一種教義則斷言,人永遠都不完美,人永遠無法達到一塵不染的純潔境界,完美只是一種幻想,人要想成為完美者是絕對不可能的。
我們不難發現,這兩種極端與人類經歷毫無關聯。它們講的都是些猜測性的玄學內容,這種玄學反對人生的事實。堅持這兩種極端的人,否認人們每天都要經歷的、最常見的事實情況的存在。在他們眼里,推測出來的情況被視為事實,而人生的事實反倒被視為不真實。
我們最好能夠避開這兩種極端,并且找到一條人類經歷的中間道路。我們最好自己不要胡亂猜測,也不要相信他人的胡亂猜測,而只去處處依照人生的事實。我們看到人經歷了出生、成長、變老這幾個階段;人經歷過悲傷與磨難,體驗過渴求與歡樂;人一直期望自己變得更加純潔,而且向著成為完美之人的目標而不懈努力。這些并非意見、猜測或玄學,它們都是普遍存在的事實情況。
如果人已經是完美之人,那么他就沒有必要再為了成為完美者而努力,而且所有的首先教誨都將顯得毫無用處、荒唐可笑。此外,一個完美之人不可能受錯覺與非現實的支配。
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永遠也無法達到純潔與完美的境界,那么他的遠大志向與不懈奮斗便顯得一無是處。他們肯定會是被嘲笑的對象,而且圣潔的、崇高的男男女女的極其完美,必定遭到貶低和否認。
我們在自己的周圍看到了罪惡、悲傷和困難;我們在大師們的一生中看到了毫無罪惡、毫無悲傷、崇高圣潔的境界。因此,我們知道,人生來并不完美,但人有能力做到完美,而且注定要朝著完美的目標而努力。只要他不懈努力,應能達到崇高神圣的境界。他那么殷切地渴望著達到那種境界,這就預示著他可以達到,即使他的情況與那些已經達到的那種境界的大師有所不同。
人并非由一個真實而完美的人和另外一個不真實且不完美的人組合而成。他是一個人,他是真實的,他的經歷是真實的。他的不完美顯而易見,他的成就與進步也顯而易見。
人生的現實要求人拋棄那些棄學,依照變化和進步的同樣法則。那些斷言人永遠無罪過、永遠完美的人們,依照自己的這種邏輯,從不會談起人的罪惡與過錯、疾病與死亡。他們只把這些是人需要應對的事物。這樣一來,他們便在理論上否認他們常常在實踐中認識的那些事物的存在。
否認人有可能達到完美境界的那些人們,時常缺乏遠大追求,不能鍥而不舍地奮斗。我們發現他們總在實踐著自我否定,無法全力以赴地追求完美。 |
上一頁:人生的變化 下一頁:體驗就意味著變化 |
相關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