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學校地址:鄭州市東風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匯寶大廈501(電子大廈對面匯寶大廈)
乘車路線:從火車站可以乘坐K28、28、K2、2、67到東風路與文化路站(電子大廈)下車
聯 系 人:徐老師
聯系電話:0371—63218905 13613841515
傳 真:0371—63218832
Q Q: 800060586
電子郵箱:qingxinnet@163.com
|
|
孟子的架子 之七 |
孟子的架子 之七
|
[作者:admin] [日期:12-03-20] [熱度:]
|
孟子接著說,“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現在宣王是很尊貴的,因為“朝廷莫如爵”,他是一國之君。但是我年紀比他大啊!我學問道德也不差啊!宣王有其爵,而我有其二——齒、德,從這個道理來說,他不是應該來看我嗎?
孟子怎么跟人家爭這個呢?簡直像是飯沒吃飽出去跟人家爭豆渣吃,真是奇怪了!但是孟子有他的道理。現在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
注意啊!孟子這里說,一個君臨天下的明主,一個真正了不起的領導人,“必有所不召之臣”。中國有句古話,“天子有布衣之友”,像漢光武和嚴子陵,雙如朱元璋和田興。這些平民老百姓作風特殊,不好功名,不肯做官,皇帝如果愿意和他們做朋友,那可以,但也絕不親近;如果說要他們做官的話,那他們就會逃跑了。所以一個君主要想真正有所作為,就必須有風格超然的人給他提供遠見。而這種人絕不像普通一般世俗之人,不能用爵位、官職加以規范的。即使貴為君王,但是在真理之前,必須要禮賢下士。這類清明的賢者,就是中國文化里所謂的“王者之師”,曾子也曾經說“用師者王,用友者霸”,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不要以為當了帝王是很舒服的事,可以任性地為所欲為。我常說中國文化非常高明,你看,古時候皇帝自稱“孤家”、“寡人”,真是孤孤單單的。有時偶爾想起一個笑話,剛剛要笑,看到對方嚴肅地板著面孔,這個笑話也就不好笑了。想找個說知心話的人,沒有;想蹺蹺腿,不好意思,這種味道真難受。所以古時候皇帝時常換上便衣,去找一些“布衣之友”說說笑笑,因為皇帝盡管是皇帝,但畢竟是人,總需有點人的生活情趣。當然那種境界不是我們普通人所可想象的。不過有個位子,中年以上朋友總嘗過這個味道,那就是家長。一旦我們年紀大了,做起爸爸、媽媽,下面一群兒女,如果再加上一些孫子,那就成了爺爺、奶奶。這種高高在上的滋味,也不好受。如果老伴不在,連講話的對象都沒了,只好買張公共汽車票,找老朋友去。所以帝王們必須要有“布衣之友”,同時也要有“不召之臣”。
“欲有謀焉,則就之”,有重要決策時,必須請教這些朋友,因為這些人比較超然,比較客觀。不但在道德學問方面對他有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談些知心話。“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如果做不到這一步的話,那么好比“有限”公司,會前途“無亮”。
下面孟子列舉歷史經驗:
“故湯之于伊尹,學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學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伊尹是湯的宰相,但是私下商湯以伊尹為師,處處向他請教,“故不勞而王”,所以商湯成為千古明王,日理萬機而悠然自得。“桓公之于管仲”,齊桓公當初也是向管仲求教,把政事交與管仲,而他自己只喝喝酒,也不管什么事。孟子不說王道,而是霸道,結果齊桓公“九合諸侯”,多威風!后來管仲一死,齊桓公也就垮了。
現在天下局勢很糟糕,諸侯各國實力相差不多,作風也差不多,都喜歡用聽話的干部,而不愿意用對自己有所建議的人才。這一點不僅是當時諸侯的通病,而且是人類的通病,到現在還是如此。年輕同學們將來如果做了公司老板,或者某個單位主管,對這層修養要特別注意。我們看下面,孟子為了強調這點又引述歷史典故。
“湯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
商湯當時對伊尹、齊桓公當時對管仲,都不敢隨便下命令,隨便使喚他們;“而況不為管仲者乎”,更何況還有比管仲高明一等的人哩!這個人是誰呢?下面不說了,我們替孟子說:“更何況我呢!”前面已說過,孟子是不屑于做管仲的。
在這一段,孟子說明自己的立身處世,同時代表了儒家的典型,就是一個知道分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風格,絕對不是一般世俗功名富貴所能左右的。 |
上一頁:孟子的架子 之六 下一頁:受授禮則 之一 |
相關文章 |
室內設計中廚房設計的原則10.20
可持續性發展的室內設計08.07
黑與白的室內設計風格表現05.10
鄭州室內設計培訓課程學費多少錢04.29
鄭州室內設計培訓在東風路上的學校04.17
鄭州哪些學校教室內設計比較好04.11
|
|
|